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
2021年度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日

单位名称: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

登记证号:440183047

成立时间:2004-04-01

性 质:社会团体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021年,在增城区文联、区民政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区作家协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开展活动、组织采风创作、培养作者、编印作品集、完善协会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区文艺家协会的领头雁,对推动增城文学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气氛 今年来,区作协聚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大主题,编印《筑梦增城》《我的入党初心》等文学作品集,期刊《荔都》推出专刊,《增城文学》微信公众号推出专辑,营造了浓厚的庆祝氛围。 (二)认真开展选举,强化社会组织规范管理  2021年11月20日,举行增城区作家协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会议研究了协会住所变更事项、决定住所由“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富国路24号2座201”变更为“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西角里40号二楼”,并研究通过了新协会章程。 (三)提升参与意识,积极组织采风培训活动 1月30日,组织40余名作家到增江街五星村开展“曲水流杯”采风活动;4月10人,开展“不忘初心、筑梦增城”文学采风活动,近100名会员及文学爱好者参加,走进仙村镇阮海天故居、仙村镇荔枝小镇等地采风,并组织召开“不忘初心、筑梦增城”文学交流活动;11月19日至20日,组织到派潭镇开展古树名木写作培训集采风活动,12月,分三组深入增城基层一线开展古树名木写作采风。通过开展各种文学活动,充分调动了会员参与协会工作的热情,提高了创作积极性,加强了队伍凝聚力,形成了互学互鉴、和谐共进、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氛围。 (四)加强对外交流,提升会员文学创作水平 一是举办广州市文艺报刊社文学下基层暨增城区作家创研提高班。12月24日-25日,邀请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到增城举办增城区作家创研提高班,开展小说、诗歌、散文写作培训,共约30名增城骨干作家参加培训,进一步开阔了增城作家的写作视野,提升了知识储备,加强了创作水平。 二是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活动。与从化、黄埔、花都等兄弟作协多次开展线上线上文学交流活动。 (五)积极发展会员,壮大增城作协人员队伍 2021年,经过作者自愿申请、作品数量及质量审核过关、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等环节,区作家协会发展了会员11人,分别是:刘剑虹、崔文娟、邝志清、徐 茅、蔡雯莉、廖卓艺、丁华、刘青、宋青倩、钟林威、潘春梅。推荐加入广东省作协3人,分别是郭敏健、赖秀球、王兴武,广州市共13人,我区占了3席。 (六)打造文学品牌,文学创作结出繁花硕果 一是积极打造文学品牌。我会长期致力于宣传推广增城文化、增城作家,2021年,通过组织创作的方式,编印了《筑梦增城》《曲水仙踪》《我的入党初心》等文学作品集以及4期《荔都》、53期《增城文学》微信公众号推文。出版《增城作家文萃 第二辑》,巫国明、湛汝松、张伟棠、王兴武、朱益萍、旻旻、沐羊、魏伯娣、何爱9位作家入选,含散文集6部,诗歌集3部。《增城作家文萃》《荔都》《增城文学》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增城本土最有影响力的纯文学期刊及微信公众号,打造增城本土亮丽的文学品牌。 二是文学创作硕果累累。郑德宏入围全国10大农民诗人20强,林丹婷获广州市青年文学奖。张伟棠、罗德远、旻旻、郭敏健、郑德宏等多位作家在《星星诗刊》《散文》《羊晚副刊》等国家公开报刊发表作品,张伟棠长篇小说《商埠风云》由大湾区文学杂志以专刊的形式出版。 二、2022年工作计划 1.做好文学作品集采编活动。积极开展各主题采风活动,做好《增城古树名木》《增城非遗》《增城美食》等采编活动。 2.做好作家培养工作。继续发展会员,并推荐优秀作家加入国家、省、市作家协会。与区文联、《荔都》协作,筹办做好2022年区作协年会及文学骨干培训班。支持本土作家开展创作,完成《增城作家文萃》第三辑、第四辑的出版工作。 3.继续开展交流合作。组织年度的文学交流活动,计划组织优秀骨干作家到兄弟区市开展文学交流活动。加强与区文艺家协会的合作交流,深化与区音乐家协会、朗诵协会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广州文艺报刊社合作,举办增城作家创作提高班,推出增城作家文学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