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2021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2年9月19日
单位名称: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
登记证号:
440183077
成立时间:
2008-02-18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工作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1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会费
举办公益和扶贫济困活动
公益活动支出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计划
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
2021年度参与乡村振兴情况
2022年度计划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对外工作情况基本信息
接受境外捐赠(含募捐)
在境外设立机构情况
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参加国际组织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接受监督管理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收费情况自查自纠表-会费
服务性收费
经营服务性收费
经营服务性收费
评比达标表彰收费
接受捐赠
行政事业性收费
其他收费
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自查和整改情况表
附加表
相关附件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文化自信,致力于研究和弘扬增城客家文化。一路以来,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在积极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上级组织支持与指导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 具体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继续做好客家文化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1.在前些年做好《赖际熙专题研讨会论文选集》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选集》出版工作后,在今年继续深入做好两本书的宣传与研读相关工作。《赖际熙专题研讨会选集》是经专家研讨并修改的论文,重点探讨赖际熙在客家源流、客家语言系统、姓氏族谱、土客矛盾观等方面研究的奠基作用与重大成果。《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与论文选集》,主要是探讨数百年来,增城客家与广府。畲族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两集部是增城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项工作已在上些年的基础上做好文字编纂工作与出版工作,今年继续着力在这两文选宣传推广与深入研读中,做好相关工作。 2.继续做好《崇正同人系谱》标点注释工作。赖际熙的《崇正同人系谱》原是文言文,没有标点断句,为广大读者的需要,须对本谱进行标点注释。此项工作极其繁重,在上年度大量工作再加把劲,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项工作未能如期进行,争取年底完成。 3.继续做好《世界客家山歌大典》筹集资料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再邀请广东人民出版社同志前来指导,并提供相关资料,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目前已收集大部分稿件,客家艺术团也收集有几百首山歌。同时民间散落的山歌也收集不少。 (二)继续做好艺术团相关工作 1.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属下艺术团,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凭着热爱和魅力,能够坚持演出,实属难能可贵。平时,除参加文化下乡到城乡演出外,还应邀参加区委、区政府举办的重要活动。例如,何仙姑文化旅游节、增城菜心美食节,他们都在活动现场表演客家文化专场节目,既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又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2021年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依照有关指示,我们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属下艺术团,原来定期在增城广场“乐湖”演出今年相继暂停或取消。 3.艺术团队长郭玉芳在前两年参加梅州客家山歌擂台赛获得二等奖后,这两年继续在客家山歌表演艺术上深耕不辍,为增城客家文化传承与传播不遗余力。以郭玉芳为引领的客家文化艺术爱好者们,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又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我会在2021年度能积极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相关工作 。 (三)其他工作 本会根据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积极协助文化部门继续做好“非遗”申报与整理相关工作。专门撰写“正果牛仔佛”稿件,为评选区级和市级的“非遗”提供依据,同时,挖掘一些民俗资料,为申报“非遗”提供参考,受到文化馆好评。 二、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工作计划简要) 1.2022年,我们将继续在积极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强学习,夯实理论根基,以《赖际熙专题研讨会论文选集》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选集》出版为契机,着力推进增城客家文化深入研究。 2.202年,我们将继续会聚力量全力做好《崇正同人系谱》标点注释工作和《世界客家山歌大典》资料筹集与出版准备工作。 3.2022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属下艺术团相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文化自信,致力于研究和弘扬增城客家文化。一路以来,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累累硕果。2021年,在积极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上级组织支持与指导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计划。 具体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继续做好客家文化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1.在前些年做好《赖际熙专题研讨会论文选集》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选集》出版工作后,在今年继续深入做好两本书的宣传与研读相关工作。《赖际熙专题研讨会选集》是经专家研讨并修改的论文,重点探讨赖际熙在客家源流、客家语言系统、姓氏族谱、土客矛盾观等方面研究的奠基作用与重大成果。《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与论文选集》,主要是探讨数百年来,增城客家与广府。畲族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两集部是增城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项工作已在上些年的基础上做好文字编纂工作与出版工作,今年继续着力在这两文选宣传推广与深入研读中,做好相关工作。 2.继续做好《崇正同人系谱》标点注释工作。赖际熙的《崇正同人系谱》原是文言文,没有标点断句,为广大读者的需要,须对本谱进行标点注释。此项工作极其繁重,在上年度大量工作再加把劲,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项工作未能如期进行,争取年底完成。 3.继续做好《世界客家山歌大典》筹集资料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再邀请广东人民出版社同志前来指导,并提供相关资料,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目前已收集大部分稿件,客家艺术团也收集有几百首山歌。同时民间散落的山歌也收集不少。 (二)继续做好艺术团相关工作 1.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属下艺术团,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凭着热爱和魅力,能够坚持演出,实属难能可贵。平时,除参加文化下乡到城乡演出外,还应邀参加区委、区政府举办的重要活动。例如,何仙姑文化旅游节、增城菜心美食节,他们都在活动现场表演客家文化专场节目,既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又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2021年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依照有关指示,我们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属下艺术团,原来定期在增城广场“乐湖”演出今年相继暂停或取消。 3.艺术团队长郭玉芳在前两年参加梅州客家山歌擂台赛获得二等奖后,这两年继续在客家山歌表演艺术上深耕不辍,为增城客家文化传承与传播不遗余力。以郭玉芳为引领的客家文化艺术爱好者们,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又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我会在2021年度能积极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相关工作 。 (三)其他工作 本会根据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积极协助文化部门继续做好“非遗”申报与整理相关工作。专门撰写“正果牛仔佛”稿件,为评选区级和市级的“非遗”提供依据,同时,挖掘一些民俗资料,为申报“非遗”提供参考,受到文化馆好评。 二、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工作计划简要) 1.2022年,我们将继续在积极配合上级做好预防新冠疫情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加强学习,夯实理论根基,以《赖际熙专题研讨会论文选集》和《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论文选集》出版为契机,着力推进增城客家文化深入研究。 2.202年,我们将继续会聚力量全力做好《崇正同人系谱》标点注释工作和《世界客家山歌大典》资料筹集与出版准备工作。 3.2022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属下艺术团相关工作,配合有关部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弘扬和传承客家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