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stnb
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增城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
2022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3年7月17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增城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
登记证号:
440183042
成立时间:
2002-06-16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工作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2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会费
公益活动支出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
2022年度开展援藏援疆活动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内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外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和2023年度计划参与稳经济促发展--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工作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收费情况自查自纠表-会费
附加表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增城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2022年度 工作报告 一、我区纺织服装的当今现状 (一)历经辉煌,步入瓶颈期。 增城纺织服装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90年代的发展期、刚入21世纪的辉煌时期、2015年至今的调整时期(即产业瓶颈期)。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实现工业产值89.79亿元,比2021年降低了10.5%,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10家。 (二)发挥产业补链优势 漂染补链初见成效,具有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重组能力。增城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包括纺纱、织布、印花、制衣、水洗、漂染、防缩、辅料等工序一应俱全,ODM生产、批发市场、电商销售、咨询、物流、品牌应有尽有。产业虽然在2018年的环保整治中出现过漂染环节的断裂,但2019年增城出台《增城区洗漂印染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指引》,推动了致丰、万盛得、金日、奥诗诚、畅信等5家和创兴、广英、东方刺绣等3家企业分两批实施洗漂印染项目改造升级,年漂染能力能支撑全行业80亿元产值的漂染需求,补链效果显现。但相交于原来新塘环保工业园的76家漂染企业规模,明显无法支撑产业规模需要,仍有较多企业在外地进行漂染加工,时间和成本依然较高。 (三)形成出口、内销两个群体,仍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 一批是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超八成以出口为主,另一批是以电商销售带动的规模以下企业,据淘宝天猫平台统计,在该平台销售增城新塘牛仔服装的、以发货地为新塘的天猫约有2000家、淘宝店铺1700多家,合计年销售额约130亿元(其中男装80多亿元、女装50多亿元),新塘是全国牛仔服装销售最大的地区。 (四)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压缩、低位运行 随着新塘镇地铁的开通、东部交通枢纽的启用、商贸的兴盛、生活区的集聚,原处于中心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退出,现处于工业集中区域的纺织服装企业对未来进行更新改造的期望也较大,纺织服装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产业高峰期的2013年,产值超40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年产值超1亿元,当前不仅规模上企业数量缩小一半,单个企业规模也缩小2/3。加上2019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影响、2020到2022年的国内外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影响,增城纺织服装进出口遭到严重打击,广州城区11月份珠海区中大批发市场受疫情管控导致很多服装企业原来短缺,无法正常生产。 (五)经营主体大面积轮换,新生代接手压力大。 一大批第一代占有土地和厂房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退出市场,将厂房和设备出租经营,而第二代以年轻人为主的新生力量进入市场承租后,负担较重、缺乏资产,融资难度大,不愿也不敢加大投入改造升级,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增城区纺织服装行业协会2022年度 工作报告 一、我区纺织服装的当今现状 (一)历经辉煌,步入瓶颈期。 增城纺织服装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创、90年代的发展期、刚入21世纪的辉煌时期、2015年至今的调整时期(即产业瓶颈期)。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实现工业产值89.79亿元,比2021年降低了10.5%,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10家。 (二)发挥产业补链优势 漂染补链初见成效,具有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重组能力。增城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包括纺纱、织布、印花、制衣、水洗、漂染、防缩、辅料等工序一应俱全,ODM生产、批发市场、电商销售、咨询、物流、品牌应有尽有。产业虽然在2018年的环保整治中出现过漂染环节的断裂,但2019年增城出台《增城区洗漂印染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指引》,推动了致丰、万盛得、金日、奥诗诚、畅信等5家和创兴、广英、东方刺绣等3家企业分两批实施洗漂印染项目改造升级,年漂染能力能支撑全行业80亿元产值的漂染需求,补链效果显现。但相交于原来新塘环保工业园的76家漂染企业规模,明显无法支撑产业规模需要,仍有较多企业在外地进行漂染加工,时间和成本依然较高。 (三)形成出口、内销两个群体,仍是全国最大规模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 一批是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超八成以出口为主,另一批是以电商销售带动的规模以下企业,据淘宝天猫平台统计,在该平台销售增城新塘牛仔服装的、以发货地为新塘的天猫约有2000家、淘宝店铺1700多家,合计年销售额约130亿元(其中男装80多亿元、女装50多亿元),新塘是全国牛仔服装销售最大的地区。 (四)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压缩、低位运行 随着新塘镇地铁的开通、东部交通枢纽的启用、商贸的兴盛、生活区的集聚,原处于中心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退出,现处于工业集中区域的纺织服装企业对未来进行更新改造的期望也较大,纺织服装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产业高峰期的2013年,产值超400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年产值超1亿元,当前不仅规模上企业数量缩小一半,单个企业规模也缩小2/3。加上2019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影响、2020到2022年的国内外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影响,增城纺织服装进出口遭到严重打击,广州城区11月份珠海区中大批发市场受疫情管控导致很多服装企业原来短缺,无法正常生产。 (五)经营主体大面积轮换,新生代接手压力大。 一大批第一代占有土地和厂房的纺织服装企业纷纷退出市场,将厂房和设备出租经营,而第二代以年轻人为主的新生力量进入市场承租后,负担较重、缺乏资产,融资难度大,不愿也不敢加大投入改造升级,长远发展受到束缚。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