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平安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2023年度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7月8日

单位名称: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平安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登记证号:440183165

成立时间:2015-01-04

性 质: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023年荔城街平安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增城区平安促进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正确指导和荔城街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把群防共治工作作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来落实,积极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广州街坊荔馨人家”群防共治品牌,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全力以赴,协助做好 重大节点社会面防控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各项平安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社工化的运营团队,建成了规范化的会员机制、多功能的志愿者信息综合管理体系、良好的志愿者培育体系,多年来协助推进荔城街的各项群防共治工作。同时响应各级需求,通过发起“彩虹计划”“志愿同行计划”和“守护行动”,参与了垃圾分类和文明交通值岗、成立荔馨人家平。 项目周期内,我们整合多方新媒体助力,增强群防共治的传播面和社会影响力,已经得到包括民主与法制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学习强国、广州街坊、增城电视台、增城日报等多个媒体的共60篇报道。同时荔馨人家通过公众号,计划透过网络传播,让群防共治的资讯得到更权威、更精准、更立体、更广泛的传播。通过运营新媒体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和支持荔馨人家、支持并加入增城区的群防共治中来。 3、总结 荔城街平安促进会发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机制效应,推进了广州街坊群防共治工作实现项目化、组织化、信息化、本土化、品牌化运作。目前探索和实践“政府+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多方联动的运作模式,在平安建设、矛盾化解、社会治理等方面做工作。 (一)探素联合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组织生产力,助力荔城街平安建设 在志愿服务方面;广州街坊荔馨人家通过广东省志愿者网(i志愿平台)加强与增城辖区学校社团、社会团体的联动。探索联合服务模式,如在夏街村联动了华立学院蓝天义工开展”五点学堂”,为来穗儿童提供 课后作业辅导、兴趣培育等服务,同时我们和松田学院社工协会开展学校禁毒宣传、和家工商青协进行社区开展困境儿童服务等。 (二)规范组织运作,构建完善的队伍培育体系 荔馨人家分别在包括荔城街文化活动中心、夏街村村委、荔城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驿站等,设置了1个组织管理站点和5个服务站点,对内培育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和知识培训能成为正面信息的宣传员和传播员,同时探索一套适合荔馨人家的志愿培训体系,目前已经完善包括志愿者申请、志愿面谈、志愿者信息登记、志愿者面谈、志愿者培训制度、服务指引等制度。同时对外作为服务站点,收集社情民意、掌握社会动态,为社区和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同时建立了一批特色志愿队伍。 (三)发起“志愿同行计划”共建联合服务体系,助力群防共治宣传 为应对未来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增强组织和资源的共享共建共力,我们探索联合服务体系,发起了志愿同行计划2023,通过连接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体、社会资源,为志愿服务提供更多元的实践平台,共同应对共公卫生危机,提升服务质素,并加强多资源多服务多方联动。 (四)建立综合信息体系,包括日常管理会用到EXCEL会员信息登记系统、灵析联系人管理系统和I志愿,能记录和查询志愿者参与情况,记录参加的活动名称、时间地点人数和时数。评估体系包括活动后的志愿者分享、满意度问答、服务使用者的评价、活动线上传播和新闻报道影响力,也包括活动报名人数参加者人数、服务人次等数量化的指标。 (五)专业社群运营,构建专业和半专业力量体系 目前运营的志愿社群中有8个100+志愿社群,包括365高校联合志愿者群、高校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群、荔城街平安促进会服务总群、荔城街平安促进会垃圾分类服务群等;有16个50+志愿社群,包括各类主题活动群;同时专业社群有18个10+专业社群,涉及平安、宣讲、培训、技能、交流、工作等社群。 未来,荔城街平安促进会的志愿者在跨服务领域中提升自我,调动居民的志愿价值观,提升多元共治共建水平。多维度多领域地支持荔城街的平安建设,当好党和群众的联络员、社区融合的服务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