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xxstnb 广州市增城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简要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年度报告 2024年协会着力推进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坚持以实 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为目标,着力提升体育服 务能力和发展能力,加快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步伐,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协会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协调,维护稳定、团结, 重视保持龙舟发展的势头和动力,凝聚龙舟运动发展的内在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大力推广普及龙舟运动,龙舟队伍和人员大幅度增加,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呈现可喜态势。龙舟比赛水平不断提高,赛事档次不断提升。比赛促训练,训练促比赛,目前龙舟比赛的技术水准和成绩水平已大有提高。龙舟活动搞得生气勃勃、新颖独特,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努力传承龙舟文化,大力弘扬龙舟精神“赛龙舟”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瑰宝,由于几千年的历史沉积,它蕴含着丰富灿烂的 文化内涵。所以我们组织龙舟活动不是光搞一个比赛,而是要把他搞 成更多老百姓参与、文化色彩非常丰富的节庆活动,使群众在龙舟比 赛中接受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文化熏陶。我们在组织行 业龙舟赛时要营造“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团结拼搏、奋勇向前”文 化。为了拓展龙舟运动的外延和深化龙舟运动文化的内涵,本龙舟协会会进行了演讲,反响强烈,受益匪浅,大家认为,龙舟文化已发展 成为承载各界精神诉求的文化平台,越来越多的民俗展示、文艺表演、 体育竞技、精英对话等活动融入到龙舟文化中,通过龙舟竞渡这种喜 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民族的融合、社会和谐文脉的传承。 二、2024年主要体会: (一)只有依靠政府,依托区、县,才能将龙舟运动发展壮大。 龙舟运动是一项参与人较多,耗费资金大,仅靠龙舟协会组织推广, 肯定是孤掌难鸣。实践证明,凡是各级政府重视、支持,各区、县体育局积极推广的区域,龙舟运动就开展得轰轰烈烈,只有依靠政府, 依托区、县体育部门,才能将龙舟运动发展壮大。 (二)只有推崇龙舟文化,弘扬龙舟精神,才能使龙舟运动长盛不衰。 龙舟运动是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为何能流传千年?因为龙舟运动蕴含了龙舟文化,体现了龙舟精神文化是需要历史的积淀, 任何缺乏文化注入的事物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 不管是端午龙舟竞渡,还是其他各种龙舟比赛,各区、县都注重将相 关的民族文化融合进去,在纪念屈原的同时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在 同心协力搞比赛时,宣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在激流勇进时,创导了敢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所以,要使龙舟运动生机勃勃、长盛不衰,必须推崇龙舟文化,弘扬龙舟精神。 三、2025年方向 1、继续大力推广龙舟运动。目标:凡是有水域条件的各区、县,达到70—80%能举办龙舟比赛;力争各行业在市民大赛上都有队伍参加;努力发展团体会员,争取超过50个。 2、继续将品牌赛事搞大、搞强。力争在规模、层次、形式上不断探索,尤其在市场运作上有新的创意和突破。 3、进一步提高龙舟竞技水平,加速培育龙舟竞技强队。加强教练员培训,编写龙舟竞技教学大纲,培养一批优秀的、高质量的龙舟 教练员队伍,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海龙舟的竞技水平。 4、开发龙舟新颖器材,开展龙舟别有生面活动。为了适合更多的人群参与龙舟活动,组织开展家庭型、学生型的小龙舟比赛,条件成熟时举办龙舟大奖赛,使龙舟运动更体现亲民、惠民的宗旨。 本龙舟协会成立时间断,在发展会员、加强会员间的联络和交流, 以及龙舟运动和龙舟比赛的统计等方面还很不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龙舟协会 2024年4月10日